奧運難民代表團|運動精神傳遞希望與勇氣 激勵全球難民與觀眾

- 29 Jul 2024
2024奧運正式開幕,各項賽事進行得如火如荼,不久前更傳來香港重劍運動員江旻憓獲得首金的消息。但在各國家地區隊伍中有一個特別的存在,便是跟隨着奧委會的五環旗幟進場的難民代表團。

難民代表團第三度亮相奧運會
難民代表團是第三屆參與奧運,首次亮相於2016年的里約奧運。今年隊伍增加至37名運動員組成,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屆。運動員包括本身來自蘇丹、敘利亞、阿富汗等11個不同的國家及地區,在12個項目中角逐獎項。
現時全球有超過1億多難民流離失所,透過體育活動,令每一名被迫逃離家園的人在各個階段都有機會接觸和參與運動。透過成立難民代表團向受國際難民危機影響的潛在菁英運動員提供協助,希望為他們帶來希望、治癒和幫助難民重掌未來,見證體育為他們人生帶來的改變,並引起各界對難民問題的關注。

透過戲劇般的經歷帶來希望與勇氣
來自敘利亞的游泳選手Yusra Mardini在17歲時和姐姐Sara一起逃離敘利亞,在穿越愛琴海時,船隻引擎突然停止運作。她和姐姐以及另外會游泳的船友跳入水中,推動船隻游了3個多小時才到達希臘。
Yusra Mardini現在是聯合國難民署的代表大使,被《人物》(People)雜誌評選為「改變世界的25位女性」之一,人生如電影般極具故事性,但依然表示能代表難民參加奧運是一種自豪感,希望能向世界展示難民不會輕易放棄的精神。

今屆代表團團長:透過奧運為難民和婦女帶來希望
來自阿富汗的單車運動員Masomah Ali Zada是今年代表團團長。在阿富汗,女性外出訓練單車會受到宗教和社會的壓力和威脅。但仍堅持每天出門訓練,並以此宣揚性別平等,然而在訓練時遭到司機故意撞擊,生命受到威脅,最終逃到法國。
Masomah Ali Zada得到出戰奧運的機會,但勝利和獎牌在她眼中並非最重要,更希望能讓阿富汗人知道,女性有自由和能力追隨任何夢想。

體育的世界沒有分地域界限
在開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Thomas Bach表示,在這個被戰爭和衝突撕裂的世界裡,正是因為團結,才能走到一起,奧運是團結世界的盛會,沒有南北之分。
難民代表團的組成便是人類卓越的潛能和無比的韌力的表現。難民代表團不代表任何國家,因此沒有國歌,亦沒有國旗,體現了「參與比取勝更重要」的奧林匹克精神。

難民代表團的專屬隊徽
今屆奧運會難民代表團將首次擁有專屬隊徽,隊徽的設計是有多個箭嘴指向並包圍中間的心型圖案,箭嘴表示共同經歷奧運旅程,心型圖案源於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RF)的標誌,代表團隊尋求激發的希望、歸屬感和毅力。

今屆難民隊的大熱獲獎人選
上兩屆的難民代表團都未獲獎項,但在今年有望打破,25歲的Fernando Jorge,曾在東京奧運獲得獨木舟1000米金牌。另一位26歲的Ramiro Mora,原為古巴舉重青年隊成員,2019年在英國尋求庇護,並於2022和2023年奪得英國舉重冠軍。他們的表現讓難民代表隊在今屆奧運中充滿期待。
大家在賽事中除了支持港隊外,亦不妨為難民代表團打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