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中國0:7慘敗日本|一場比賽震驚14億人!國足輸在球技之外

- 06 Sep 2024
一場足球比賽又再震驚了14億人,中國國足於2026世界盃亞洲區18強外圍賽首輪分組賽,作客日本以0:7這數字慘敗,既創下了國家隊在正規比賽歷史中最慘烈的一場敗仗,即使把友誼賽計算在內,這成績也只僅次於2012年輸給巴西8比0。兩國的足球隊實力的確有差距,但很多人都不相信那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如果有看完整場比賽,你就會明白到中國輸的不只是球技,而是勇氣。

從奧運會獎牌榜上,大家都早已認同中國是一個超級體育強國。然而這個體育強國,以14億人口之多,卻成就不了一隊體面的足球隊,多年來成績一直強差人意。有人說是因為足協的貪污問題,揀選球員不以實力為先。也有人說是因為中國運動員太過追求個人榮耀,在團體運動中難有好表現。這些較為深層的問題,當然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善。但只論昨晚一場比賽, 有個問題卻是更加顯然易見的。

日本隊粒粒皆星
回顧昨日比賽場面,日本排出 3-4-2-1進攻陣形,中國則以傳統的4-4-2對戰,上半場比賽就已經呈現一面倒的形勢。日本擁有曾經在利物浦發光發亮的南野拓實、前皇馬球員久保建英,還有白禮頓的核心球星三笘薰等,相對地國足只得一個在西甲不甚成功的武磊,本身落差已經相當明顯。

接近75%的控球比率,日本隊8射4中兩球領先,中國只得一次起腳並沒有射中龍門。當中值得留意的一個數據,是中國隊的傳球成功率不足65%。這個數字反映的,是日本對中國隊所作出高壓的逼搶,讓中國隊陣腳大亂。

下半場的真正災難
真正的災難發生在下半場,國足教練伊雲高域在落後兩球的情況下,選擇將陣型改為更加保守的5-3-2,估計他的意圖是想加強防守,以免球隊失更多球。但是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下半場國足球員畏縮不前,傳球、走位、防守都毫無信心,並因此再多失五球,讓球隊創下了輸波的歷史新高。控球數字方面,中國隊單計下半場更降至只剩下大約20%,比起上半場更慘。

文章開首是提及雙方的實力差距本身沒有如此大,最大的差異在於勇氣的高低。說得更清楚一點,那並非戰鬥的勇氣,而是「面對失敗的勇氣」。

教練為什麼明明在球隊落後的情況,仍會選擇一個更加保守的陣型?就是因為他怕輸得更多。其實球員也一樣,他們最擔心的事情並不在球場上,而是在輸波之後將要面對整個社會的口誅筆伐。也許是害怕高薪的帥位不保,也許是擔心丟掉光環失去賺錢機會,總之他們最後選擇的,是縮起來少做少錯。

氣魄決定未來
然而在戰場上,你不去進攻,換來的就只有更多的受傷。我大膽假設,如果球隊可以像拼命三郎那般不怕受傷,放下會輸多幾球的心理包袱去奮勇抵抗,即使最後贏不了比賽,起碼可以輸人不輸陣,博得一點掌聲,拿回一點尊敬。而只有擁有這份氣魄,才會讓進步變成可能。
有沒有這樣的例子?今天的香港隊不就是這樣嗎?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負隅頑抗最起碼可以讓對方有所避忌。但當你全面退縮,如昨日國足的表現,日本隊連龍門都大可以上前來參與進攻,只入你七球就已經算畀面了。

撇除什麼貪污人事等問題,國足首要面對的,是如何戰勝自己的面子。然而從昨天央視連直播都放棄這決定,就可以體會到要求國足有面對失敗的勇氣,是何等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