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Esquire HK - Katie Ho
  • 24 Dec 2024

安踏(ANTA)從一個福建晉江的小品牌,逐漸成長為全球運動品牌的領軍者,其背後充滿了商業智慧和戰略布局。安踏的成功離不開其多品牌戰略。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截至2024年,安踏集團旗下擁有以下品牌:

安踏(ANTA):主品牌,專注於中端運動市場,提供跑步、籃球和健身類產品。
FILA:專注於都市運動和潮流服飾。
Amer Sports:2018年收購的芬蘭戶外用品巨頭,旗下包括:
Arc’teryx(始祖鳥):高端戶外服飾品牌。
Salomon:專業滑雪裝備品牌。
Wilson:知名網球和棒球用品品牌。
Peak Performance:北歐時尚戶外品牌。
Sprandi:專注休閒運動市場的品牌。
Descente:日本高端滑雪與訓練裝備品牌,安踏在中國的獨家代理。
Kolon Sport:針對戶外市場的高端品牌。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這些品牌構建了安踏的全方位體育用品矩陣,涵蓋了從大眾運動到專業戶外運動、從休閒時尚到專業裝備的多層次市場。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安踏面臨著新的挑戰。以下是品牌成功的秘訣以及未來需要應對的關鍵問題。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1安踏旗下品牌FILA:雙刃劍的高端定位

FILA作為安踏的關鍵收購品牌,曾為安踏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長。2023年,FILA貢獻了安踏總收入的43%,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然而,隨著消費者支出趨於保守,FILA的高端定位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面臨挑戰。根據最新數據,FILA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緩至單位數。特別是在核心城市的門店,FILA的銷量明顯受到影響,對安踏的總體表現形成拖累。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此外,FILA的市場策略也受到外界質疑。例如,其高端價格與市場定位之間的矛盾,讓品牌在面對同樣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時缺乏優勢。未來,如何重新定義FILA的市場定位,並在保留高端形象的同時吸引更多大眾消費者,將成為安踏的重要課題。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2安踏旗下品牌Amer Sports:國際化佈局 始祖鳥700億上市!

2018年,安踏以46億歐元收購芬蘭戶外品牌Amer Sports,成為中國企業體育用品領域的最大收購案。Amer旗下的Arc'teryx(始祖鳥)、Salomon等高端戶外品牌,為安踏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然而,這一豪賭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據統計,Amer Sports在2023年的營收增長高達15%,但與其龐大的運營成本相比,貢獻尚未達到預期。尤其是在北美和歐洲市場,受通脹與經濟疲軟影響,高端消費有所萎縮,Amer的業績波動加劇。這使得安踏在全球市場的投資回報面臨挑戰。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3安踏面對的挑戰:如何應對消費降級的策略

在全球經濟環境不穩的背景下,消費者趨於理性化和保守化。安踏的主品牌受益於其高性價比定位,依然保持穩定增長,但其高端品牌如FILA和Amer Sports卻因目標客群縮減而增速放緩。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為應對這一挑戰,安踏正在逐步調整策略。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手段強化用戶體驗,例如在電商平台上推出定制化服務,增加用戶黏性。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研發更多中端價位的產品,以吸引更廣泛的客群。例如,安踏計劃進一步擴大「氮科技」系列跑鞋的應用範圍,提升性價比,滿足多元化需求。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4強化本土市場:國內市場是安踏的穩定基石

儘管國際化進程面臨挑戰,安踏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依然穩健。根據財報數據,2023年安踏在中國的營收同比增長10.5%,其中二三線城市的增長尤為顯著。安踏通過擴大門店數量並加強分銷渠道,進一步滲透中低端市場。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同時,安踏還積極響應國家對體育產業的政策支持,成為多個國家級體育賽事的贊助商。例如,安踏作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官方裝備供應商,再次鞏固了品牌的國內領導地位。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5安踏創始人丁世忠的願景:打造全球最受尊敬的運動品牌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的願景是「打造全球最受尊敬的運動品牌」。丁世忠出生於福建晉江的鞋業之鄉。作為一名商人之子,他從小就接觸到製鞋產業。1991年,僅20歲的丁世忠決定創辦安踏,當時的目標是「做出一雙中國人都買得起的好運動鞋」。他借來2000萬元資金,成立了一家小型工廠,開始生產運動鞋,並通過價格優勢快速打開市場。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然而,真正讓丁世忠和安踏成功的,是他對品牌和市場的敏銳洞察。1999年,他斥資千萬邀請乒乓球國手孔令輝作為品牌代言人,創下了中國運動品牌最早的明星營銷案例。這一舉措不僅讓安踏在國內市場聲名大噪,也為後來的品牌升級奠定了基礎。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另外安踏和Lululemon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兩家公司卻因一場重磅收購而結下了深厚聯繫。Lululemon創辦人Dennis Wilson不僅是瑜伽服飾的開創者,還是安踏未來的重要推手之一。從2018年的芬蘭Amer Sports收購案,到2019年的股權增持,Dennis Wilson與安踏的關係正日趨密切,並在全球運動市場中開創了新的合作模式。

【安踏旗下品牌的崛起】如何超越李寧?從草根品牌變成國際體育巨頭!

​​安踏內部強調「狼性文化」,以鼓勵員工的拼搏精神和市場競爭意識。丁世忠曾表示:「我們需要一群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狼,團結一致,快速行動,抓住機遇。」這種文化強調責任感和執行力,尤其在面對挑戰時,促進了團隊的協作與高效運作。安踏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體育用品公司,更是一個全球化運營的管理典範。隨著市場挑戰的加劇,安踏能否繼續保持領先,還需要其在管理文化上的持續進步。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

Esquire Picks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2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訂閱Esquire接收最新男士資訊及禮遇
Sign up FOR ESQUIRE_PAPER NOW!!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