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Viva的意義】謝霆鋒9句人生智慧 如何在人生每個階段活出極致?

- 27 Jan 2025
身家估計有60億港元的謝霆鋒,作為香港娛樂圈的代表人物,不僅是一位歌手、演員,更是一位成功的美食品牌創辦人和創業家。
他創立的「鋒味」品牌,融合了創意與文化,成為香港少數成功打入國內外市場的品牌之一。作為多重身份的跨界者,他用自己的經驗提煉出許多發人深省的金句,這些話語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商業智慧和人生哲學。以下是他的金句與其背後的故事。

1「你願意犧牲嗎?我不相信 Practice makes perfect,對我而言,Practice makes permanence。」
謝霆鋒認為,成功並非追求完美,而是通過練習建立長久的穩定性。他在打造「鋒味」品牌的過程中,對細節的專注體現了這一理念。例如,他曾多次提到,每一道菜品的推出都經過數十次調整和實驗,確保味道與呈現方式達到穩定水準,讓品牌的質量獲得市場認可。

2「不是所有人都要做創業家,打工不一定比做老闆差。」
謝霆鋒強調,創業不是每個人的必然選擇,只有了解自己的特質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路。他分享過一個例子,在鋒味品牌的初期,他並未選擇急速擴張,而是穩步發展,與專業團隊分工合作,將重心放在產品質量上。他認為,懂得分工協作的人才是真正的領袖,而不盲目追求「老闆光環」。

3「香港炒股票炒樓好叻,炒手袋都可以上市。現在的時代不能夠賺快錢,世界最強勁的公司都是有原創技術。」
對於香港短視的財富文化,他直言不諱地批判,並呼籲市場應更專注於原創技術。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許多世界頂級品牌,如蘋果和特斯拉,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它們有核心技術支持。同樣地,他在鋒味的發展中,不斷加入科技元素,如結合AI技術進行食品創新,試圖提升美食行業的標準。

4「中國需要自己的品牌,香港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
謝霆鋒在多次公開場合提到,香港和中國在全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他特別感慨,香港的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幾乎全是「美國製造」。因此,他通過「鋒味」傳遞香港的文化精神,並嘗試將本地美食推向國際市場。他相信,品牌不僅僅是商業行為,更是文化的象徵。

5「其實我是同意要 Work-Life Balance,但是年輕時不應該追求所謂的平衡。」
謝霆鋒坦言,年輕人應該全力以赴,追求事業的極致,而非過早尋求平衡。他認為,真正享受工作的人不會過分在意下班時間,而是沉浸於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他自己作為跨界多重身份者,能夠同時管理品牌、參與演藝事業並保持對美食的熱情,正是因為他從不把工作視為負擔,而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

6「偉大的企業家是為了改變世界而創業,無一個說為賺錢而開公司。如果做美食為了發達,那食物不會好吃。」
謝霆鋒指出,真正偉大的企業家創業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價值,而非純粹追求利潤。他以鋒味品牌為例,表示如果只是為了賺錢,他的品牌無法贏得市場認可。他在鋒味的每一道菜中融入了自己的故事與文化價值,這種使命感讓品牌更具溫度與生命力。

7「如果你的東西跟別人的沒有分別,那麼公司很快就不需要你了,市場也不再需要你。」
這句話是謝霆鋒對創意與差異化的深刻理解。他認為,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唯有創新才能讓品牌持續發展。例如,他在鋒味中引入跨界合作,將美食與音樂、電影結合,讓品牌的呈現形式更加多元,成為市場中的亮點。

8「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聲音。」
在社交媒體泛濫的時代,謝霆鋒認為過分依賴網絡趨勢會讓人迷失。他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打造出真正代表自己的價值。例如,他在鋒味的品牌策劃中,始終將自己的個人風格與品牌精神融為一體,確保品牌的每一步發展都忠於自己的理念。

9「體驗才是完整人生。」
謝霆鋒多次強調,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實際的體驗,而非虛擬的數字世界。他鼓勵年輕人放下手機,走出戶外,親自感受世界的多樣性。例如,他在《鋒味》中探訪不同國家的廚房,體驗當地文化,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他的美食創作,也讓他的人生更加完整。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