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NVDA一拆十股價破千元大關!應如何部署?投資者必知的五大因素

- 27 May 2024
晶片生產商英偉達(Nvidia,美:NVDA)早前2025年第一財季(截至今年4月底)季度業績,表現起出望外,營業收入和盈利增幅較市場預期強勁,同時將股息由4美分增加至10美分。此外,集團宣佈「拆細」,每1股分拆為10股。多個利好因素帶動下,刺激英偉達的股價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市值高達2.6兆美元。現階階如何部署? 投資者應該要知道以下五大因素。

1「1拆10」 憧憬加入道指
英偉達計劃「1拆10」,將於6月7日生效。「拆細」將降低每股股票的價格,由目前約1,000美元降至100美元左右,理論上來說,不會對公司價值產生根本性影響,但交易價格降低,可以讓更多的小投資者買得起股票。近年美國大型公司,包括亞馬遜(Amazon,美:AMZN) 、Alphabet(美:GOOGL)和TESLA(美:TSLA.US),亦先後進行過拆股。

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取決於其市值,而並非股價,故英偉達拆股亦不會對指數構成影響。同時,對於英偉達而言,以其良好的聲譽、持續成長、投資者的興趣,以及在行業中的代表性,市場憧憬假以時日有望納入道指成份股,成為股價短線上揚的支持動力。

2數據中心收入特飛猛進
英偉達上季的營業收入創新高,達到260億美元,按年大升2.6倍,按季增加18%;純利148.8億美元,按年增加6.28倍,按季增加21%。集團對新一季指引都有驚喜。公司預期,今季營業收入為280億美元;季度派息大增1.5倍,由每股派息4美分,增加至10美分。

數據中心為集團業績的關鍵。數據中心季度收入按年上升427%,達到225.6億美元,收入佔比達87%。該業務主要向雲計算企業供應AI晶片,當中Google、和微軟(Microsoft,美:MSFT)和亞馬遜等大型雲計算公司,約佔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45%,超過100億美元。因此,投資者不妨多留意有關公司的雲業務增長狀況,可作為前瞻英偉達數據中心需求。

3晶片需求強勁 供不應求
人工智能行業高速發展,全球大型科技企業紛紛大量投放資源拓展AI,帶動芯片供不應求。如此同時,亞馬遜、Google、Meta Platforms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設計自己的晶片,並由代工製造商生產,或觸發對英偉達晶片需求下降。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表示,預計現有的Hopper系列晶片「在一段時間內」將供不應求。新款晶片Blackwell每枚索價超過3萬美元,將在第二財季開始交付,由於可與現有Hopper系列產品兼容,預期將帶動新一波增長。

4加快推芯片 一年一次
英偉達過往的芯片的發佈頻率穩定在兩年一次,由2020年發佈的Ampere,到2022年的推出H100芯片,而今年就推出被受注目的Blackwell。集團表示,正在開發一款新芯片,發布時間將加密至一年一次。有指,下一代AI芯片架構,代號為Rubin,專門為 AI 人工智能運算進行打造,將於2025年面世。

另外,去年美國針對人工智能晶片出口實施制裁,在市場競爭加劇下,據報英偉達有意下調中國特供版人工智能芯片H20的售價,較主要競爭對手華為的同級晶片昇騰910B,便宜超過一成。

5每次回套乃吸納時機
過去兩年,人工智能行業高速發展,英偉達業績基數已經越來越高,2025年首財季在高基數下,仍然可以錄得強勁增長,實在值得鼓舞,亦帶動股價水漲船高,上週四突破1,000美元水平,市值高達2.6兆美元。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已上漲超過一倍,而2023年全年,累計升幅達239%,升幅相當驚人。
英偉達計劃擴大在數據中心的業務範圍,加大規模生產智能產品。在英偉達的增長故事還遠未結束,支持股價中線維持向好,因此未持貨者可考慮在回套時,伺機吸納。走勢上,自4月底這輪升浪,股價均企穩10天線之上,因此短線10天線為重要的支持位。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