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2023年度實現全年盈利股價創新高,如今是否入市的好時機?

- 20 Feb 2024
網約車平台Uber(Uber Technologies,美:Uber)於美國成立,其後逐步拓展至全球,目前營運據點分布在超過70個國家10,000個城市。
Uber為搶佔出租車和送餐服務的市場份額,過往不惜以低價(或優惠)作招徠,令市場憂慮Uber的盈利前景。然而,Uber在2023年度實現全年盈利,成為上市以來的首次,隨即帶動股價創新高,目前市值突破1,690億美元。

去年度扭虧為盈
Uber純利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5.95億美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14.3億美元,主要受益於股權投資「未實現收益」帶來的10億美元淨收益。去年第四度,每股收益為66美仙,優於預期的17美仙。

2023年度,Uber首次實現上市以來的全年運營利潤,為11.1億美元,而2022年度經營虧損18.3億美元,並成功扭虧為盈,去年純利18.9億美元,為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年度盈利;經調整EBITDA上升137%至40.5億美元。Uber在上市前,曾在2018年透過投資實現過一次年度盈利,惟目前才由運營中賺到錢。

去年第四季度,Uber的總預訂量按年增加22%至375.6億美元,其中移動出行(Mobility)和配送業務 (Delivery )的預訂量分別為192.9億美元和170.1億美元,分別按年增加29%和19%,惟貨運業務(Freight)的預訂量下降17%至12.8億美元。Uber的月度活躍平台用戶數在第四季度達到1.5億,按年增加15%。
Uber去年第四季度的運營收入(即是從這些交易中獲取的抽成)按年增加15%至99.4億美元。去年度,集團的營業收入372.8億美元,按年增加17%。集團表示,人們外出用餐,參加音樂會、體育賽事等,以致外出購物等,都有助對Uber的需求。

首次回講股份
Uber過往不惜以「燒錢」方式搶佔市場份額,惟目前的現金流轉強,2022年首次實現全年正自由現金流,為3.9億美元,而2023年達到33.6億美元。Uber展望2026年的自由現金流將達到約93億美元,意味差不多是去年的3倍。
另外,集團宣佈首次回購股份,計劃回購70億美元公司股票,令市場對於Uber未來的資本化回報打下「強心針」。Uber對2024年第一季度亦充滿信心,業績指引預計總預訂量將介乎370億至385億美元之間,而調整後的EBITDA為12.6億至13.4億美元。

拓展日本市場邁向一步
Uber多年來努力爭取進軍日本,市場估計日本出租車市場的規模高達170億美元,惟一直受限於當地相關規定,即共乘服務基本只能由為授權出租車公司工作的持證出租車司機提供。然而,日本政府將於今年4月份基本解除對共乘服務的禁令,允許一般車主使用自己的車輛為付費乘客提供乘車服務。
日本政府官員表示,日本目前約有23萬名出租車司機,較五年前減少15%。雖然有關的舉措仍有限制條件,但Uber表示將與出租車公司密切合作,尋找為日本民眾提供更多選項的方式。

股價破頂創新高
市場一直擔心,網約車和送餐服務不會成為高利潤業務。因此,Uber 在2019年5月掛牌,上市首日表現令人失望,收市較招股價45美元低7.6%至41.56美元,市值不足700億美元。期後大部份時間,Uber股價低於招股價。

不過,隨著市場對Uber的重估,重新獲得投資者的青睞。Uber股價過去12個月累計上漲125%;同期,競爭對手Lyft(美:Lyft)股價累計升幅7成,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6%。Uber目前市值突破1,690億美元。Uber單計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升幅32%。
Uber股價週三裂口高開,週四承接升勢,收市升2.8%至81.39美元創新高。未持貨者可考慮74.3美元吸納,上望86美元,不跌穿69美元續持有。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