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eme至尊地位不再?母公司VF Corporation出售品牌予EssilorLuxottica 收購短短四年就要講拜拜

- 16 May 2024
最新消息服裝集團VF Corporation終把旗下品牌Supreme出售予眼鏡製造商,作價十五億美元,四年前才係威係勢以二十一億美元收購,堪稱蝕到入肉。

回想四年前的2020年前11月,VF Corporation才意氣風發二十一億美元收購Supreme,那時Supreme仍然食住17年與Louis Vuitton合作的人氣,在Street Fashion、High Fashion界別大小通吃,絕對是Supreme乃至創立人James Jebbia生涯最高光時劇。

然而當時卻有不少有識之士先知先覺,批評VF Corporation收購Supreme長遠只會玩死這個紐約傳奇品牌。事關VF Corporation向來精於經營主打普羅大眾的運動及休閒品牌,亦偏好透過不斷開拓分店作為主要Marketing策略。

但偏偏Supreme長年以來卻以稀有、小眾為宗,設計風格以滿載反叛街頭意味,自1994年起始紐約、東京原宿再到香港年輕人、滑板手及潮流人之所以熱烈追捧,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它有着一種別樹一格的優越感和態度。

只是在2010年代中後段乃至被VF收購之後 (當時已被私募股權公司Carlyle注資),無論是買Supreme著Supreme的人,抑或每季出品Item的款式和數量都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廣,現在分店也拓展至首爾新沙洞及上海徐匯區。產品表面每次新推出時仍然要排隊,事實上兩日之後大部份單品卻幾乎以比原價貴上二、三百港元的價錢於全球二手店及網上交易平台有售。十數年前年輕人穿上Box Tee會昂首闊步,現在卻和萬千大媽、阿珠媽與民同樂;2002年Supreme首次與Nike合作出Dunk SB會令所有品味之士心潮騰湧,現在雙方合作款式數目之多卻早叫大家麻木,有欠新鮮感。

如是者,證明The North Face主打大眾市場的方式,未必就能同樣應用在Supreme之上,Vans同樣以少眾起家,並一度攻陷主流大眾市場,但在熱潮過後亦只能回歸基本步,主打滑板市場。VF 2020年收購Supreme時候正值品牌處於頂峰之時,卻是強拏之末,再發展下去本身已然人氣會有所下滑,現在再加上VF四年來的「推波助瀾」,使到品牌的稀有度和獨特性進一步下降,亦發生前創意總監Tremaine Emory 因「結構性種族主義」問題而離職,使到Supreme在2023財政人度便罕有地出現盈利倒退,從2022年的8,240萬美元下降到6,480萬美元,雖然仍然是賺很多,但比起2022年收購的前程似錦,現已披上一層濃濃的迷霧。

所以今次VF出售Supreme,其實也毫不意外,只因在VF的操作下,Supreme未來的盈利應該只會有減無增,與其拘泥於無底深淵,倒不如壯士斷臂,以仍然相對可觀的價錢賣走它,完全不見得是壞。尤其是疫情之後,VF Corporation的生意一直未見明朗,新CEO Bracken Darrell上年上任之後,亦明言會繼續節流,減省成本,想想當年adidas收購reebok 15再大蝕讓的故事,現在VF出售Supreme,對兩者而言或許都不是壞事。

在炫耀式消費心理下,許多潮流或高級時裝品牌的成功法則都是要遠離大眾,塑造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包包要配貨才買到,羽毛銀器要在表參道排長龍才能擁有,愈是嚴苛的規條,才愈是讓大眾趨之若鶩。

或許有人會反駁哪Thom Browne又如何?同樣來自紐約、同樣被收購、同樣分店前仆後繼,何解人家依然愈做愈有,究箇中分別,是因為Thom Browne由始至終都以超離地價錢示人,何怕分店開得多,但能夠負擔得起的人依然很少。

反觀Supreme就不同了,自1994年成立之來,其產品官方售價本來便宜得很,那些Box Tee、美國分代數背囊及Dunk SB之所以市值高昂,只不過是二手市值的炒賣行為促成,換言之若品牌專門店不再稀有,產品數量不再罕有,消費者自不然更容易以原價買到單品,隨之而來就是在二手市場失卻了升值和被炒賣的能力,記住Supreme並非ZARA和UNIQLO,價廉物美面向大眾的衣服並不會讓它升價,這類品牌的發展注定會有一個限度 (就如Goros全世界只有一間專門店一樣),若逾越了那個限度,短期內銷量或許是增長了,長遠卻只是在殺死一個品牌的價值,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