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四大天王」曇花一現|高比拜仁、奧尼爾、馬龍及披頓豪華陣容功敗垂成

- 14 May 2025
洛杉磯湖人(Lakers)並不是NBA歷史上拿得最多總冠軍的球隊,但在全球擁有的粉絲數目卻遠凌駕其他隊伍,秘訣就在於他們喜歡招攬超級球星的傳統。回溯大約20年前,湖人隊更曾組成過「四大天王」,震撼程度絕對比起他們今季換入盧卡當錫(Luka Doncic)猶有過之。齊集高比拜仁(Kobe Bryant)、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馬龍 (Karl Malone)及披頓 (Gary Payton)四個當世巨星,以為必定橫掃聯盟,但湖人到頭來怎麼還是功虧一簣?

湖人皇朝之後
要講四大天王組成的背景,必須先提到湖人皇朝。2000至2002年,聯盟出現了一對擁有絕對統治力的二人組合,分別是才華能力媲美籃球之神米高佐敦的高比拜仁,與及在內線無人能擋的巨人奧尼爾。他們一內一外,在拿過11枚總冠軍指環的超級教練Phil Jackson帶領之下,展現出天下無敵的氣勢,並連續三年稱霸NBA。
然而在2003年,霸王湖人遇上冒起的馬刺,鋒芒竟顯得有些褪色,在西岸決賽止步。為了重登頂峰,該年夏天,便傳來馬龍及披頓即將加盟的消息,讓全球球迷目瞪口呆。

忠臣之死
卡爾.馬龍是 NBA 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之一,他有著極其強壯的身體,但技術非常細膩,兼具穩定的中距離投籃,因為每次隊友給他傳球,他必定穩穩地將籃球送進籃框,因此獲得「郵差」這個綽號。

至於披頓,則是聯盟中最頂級的防守型控球後衛,他快速的反應,就像其綽號「手套」,總是能夠把對手防守得貼貼服服。

交易最令人驚訝的地方,除了兩位來投者的名氣外,也因為他們引發了「忠臣之死」這個議題。披頓自一開始加入NBA,便連續為雷霆的前身西雅圖超音速打了13個球季,是球隊多年來的代表性人物及精神領袖,直到2003年因為和新班主產生矛盾才短暫轉投公鹿半季,並在之後正式轉會湖人。馬龍則更為經典,在猶他爵士打了十八個球季,他和後衛史托頓合作無間,被認定是永恆的一對,可是到最後,竟然會做出這個離隊決定。

許多經典NBA球星窮一生精力都沒辦法拿到一枚冠軍指環,而為了這個終極榮譽而背棄球隊,動機的確可以理解。然而不顧名聲變壞的可能性也要賭這一盤,結局卻不見得一定盡如人意。

四位球星同場沒錯是光芒四射,但上陣並肩作戰的效果卻不見得精彩。每一個人都獨當一面,每一個都想獲得掌聲,球隊的化學反應就完全產生不出來。本身隨著高比的實力和地位提升,他和奧尼爾之間就已經出現了隔閡,現在其餘兩人本身都是要擁有大量球權的戰士,四個人一顆球沒辦法獲得平衡,個個都傾向單打獨鬥,球隊就難有好表現。

此外,四個星級球員當中,馬龍已經是為了奪冠而連薪水都可以放棄,只收取150萬象徵性年薪,然而單單是高比、奧尼爾及披頓三人加起來的薪金已經達到了NBA的薪資上限。觸碰到奢侈稅觸發線的情況下,湖人就沒有太充裕的資金去吸納有質素的後備球員,這對於NBA球隊來說可以是一個致命傷。更傷的,是已經40歲的馬龍在該季健康情況並不理想,在人員已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湖人要面對的壓力就更大。

走不到最後
要評論湖人當季徹底失敗又說不上,起碼他們在常規賽表現還算穩定,並以二號種子的身份殺入總決賽。只是該年碰上以防守為重點的底特律活塞,在被看高一線的情況下,竟然輕易以4-1總場數被橫掃。放下尊嚴而來的馬龍最後都沒能夠拿到想要的結局,湖人也隨之星散,翌年在四大天王只剩下高比的情況下,連季後賽都進入不了,這都是後話。

NBA歷年以來不少為爭冠軍而偶有巨頭相聚,結局也不是永遠盡如人意。當年四大天王創造了話題,賣到了球衣,對湖人隊來說未致於是有所損失,只不過在球迷立場,不少人因此心碎也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