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品牌介紹】從破產到千億營收 K-Fashion 如何讓經典品牌再次爆紅?

- 19 May 2025
近年K-Pop、K-Drama風靡全球,連帶「K-Fashion」亦成為潮流指標。有趣的是,有不少「過江龍」品牌,竟然在韓國經歷「二次發育」,甚至比在原產地更受歡迎。今次主角,就是曾經於90年代香港紅極一時的法國牛仔品牌 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簡稱MFG)。這個一度瀕臨破產的老牌,在韓國時裝集團 Layer 巧妙操盤下起死回生,創下年度逾千億韓圜的驚人營收,並雄心勃勃地將目光投向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市場?其背後的商業邏輯與品牌重塑策略,值得深入探討。

1MFG牛仔神話的起落
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 由設計師夫婦 Marithé Bachellerie 和 François Girbaud 於1972年創立。他們憑住對牛仔布料的破格想像,與及創新技術,例如石磨洗(Stone-Washing)、獨特染色工藝,令MFG在70至90年代成為歐美時尚界寵兒,深受當時巨星如Michael Jordan、Janet Jackson追捧。這股風潮亦曾席捲香港,MFG的牛仔褲一度是本地潮人衣櫥中的必備單品。

可惜花無百日紅,隨住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品牌未能及時轉型,MFG於2000年代開始走下坡,更在2012年宣布破產,2013年進行清盤。
一個經典品牌,似乎就此落幕。

2韓國Layer集團 點石成金的幕後推手
MFG的重生之路,始於2019年。
韓國時裝集團 Layer Co. 獨具慧眼,洞察到MFG的品牌價值,取得其韓國經營權,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Layer 是韓國近年冒起的時裝集團,旗下擁有 LMC(Lost Management Cities)、Covernat、Kirsh 等深受韓國及亞洲年輕人歡迎的潮流品牌,對「Z世代」口味可謂瞭如指掌。

Layer 接手 MFG 後,並非單純複製過往的設計,而是巧妙地將品牌的經典元素與現代美學結合,重新定位,主攻二、三十歲年輕女性市場。由產品設計、企劃到市場推廣,Layer 均針對韓國消費者口味進行調整,結果大獲成功。

3「韓版」MFG 本土化策略創奇蹟
「本土化」可以說是 MFG 在韓國得以翻身的關鍵。Layer 團隊為 MFG 注入新鮮感,設計出更貼近韓國年輕人喜好的產品,例如帶有品牌標誌性Logo的衛衣、針織衫、棒球褸等,風格更偏向日常休閒,另帶點復古味道的「Athleisure Wear」(運動休閒服飾)。

這種精準的「韓式改造」令 MFG 迅速在網上形成口碑,銷售額由2019年引入時的3億韓圜,飆升至2023年的1000億韓圜(約7400萬美元),五年內增長近500倍!全國分店亦增至61間,MFG 更被譽為韓國近年「三大潮牌」(Marithé François Girbaud、Matin Kim、Mardi Mercredi)中的「大將」,銷售額領先。

人氣爆燈的原因:遊客成消費主力?
MFG 在韓國的成功,不僅吸引本地消費者,更成為外國遊客的「必買手信」。據報,在首爾明洞及漢南洞的旗艦店,高達95%的銷售額來自外國遊客!這股強勁的「遊客經濟」,令 Layer 意識到 MFG 拓展海外市場嘅巨大潛力。
MFG在韓國市場的火爆,不僅吸引了本土消費者的目光,更意外地成為了國際遊客的「打卡」熱點和購物首選。據報導,在首爾明洞及漢南洞的MFG旗艦店,高達95%的銷售額均來自外國遊客(新聞來源1, 6)。這股強勁的「遊客消費力」,讓Layer敏銳地捕捉到了MFG進軍更廣闊海外市場的巨大潛力。

4劍指亞洲!香港成「前哨戰」?
2024年3月,Layer 正式取得 MFG 在亞洲多個地區的獨家特許經營權,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日本、台灣、泰國同越南。同年7月,Layer 為 MFG 舉行首次面向亞洲零售商的2024春夏系列訂貨會,就成功獲得價值200億韓圜的訂單。

為了拓展亞洲市場,Layer 採取「One-Company Strategy」,與法國總部緊密合作,結合 MFG 的品牌歷史同 Layer 在韓國市場的成功經驗。
Layer亦積極與各地區的大型分銷商建立夥伴關係,例如日本的伊藤忠商事(Itochu Corporation)、中國內地的Fila Holdings附屬公司,以及泰國的大型時裝集團JASPAL。

香港市場似乎也成為 MFG 亞洲擴張的「第一站」。上年 MFG 已於銅鑼灣開設亞洲首間店舖,其後於今年4月登陸海港城。台灣台北的分店亦於上年開幕。

5MFG未來版圖 對亞洲的發展寄予厚望
Layer 對 MFG 的亞洲發展雄心勃勃,目標在2025年於亞洲開設多達17間分店。
具體而言,2025年上半年,將在日本東京的潮流腹地表參道和澀谷開設旗艦店,並同步進駐當地的高端百貨公司。中國內地市場方面,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先進駐天貓(T-Mall),並在上海等主要城市開設快閃店試水溫,下半年再於上海開設旗艦店。香港與澳門亦計劃在核心商圈開店。泰國則會以大型百貨公司同購物中心為主要據點。

除了成人服裝,MFG 亦積極發展童裝系列「Marithé Kids」。
2025年春季系列以「NEW CLASSIC」為主題,推出多款可作親子裝的單品,例如棒球褸、針織衫、衛衣等,設計融合經典同休閒風格。Layer 預計,到2025年,MFG 的整體銷售目標約為2300億韓圜,當中童裝系列佔100億韓圜。

6K-Fashion的威力 本土化再輸出
MFG 的成功,並非單一例子。近年,不少海外品牌授權予韓國公司後,透過「本土化」策略,在韓國市場獲得比原產地更大嘅成功,再重新「出口」到海外,例如 Kolon FnC 的「Geoffrey」、Highlight Brands 的「Malbon Golf」以及 Samsung C&T 的「AMI」。這些案例,都引證了業界一句說話:「如果在韓國得,就在世界得」(If it works in Korea, it works in the world)。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