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神話不再或仍具賣點?吸納TSLA股票前要考慮的6大因素

- 12 Jun 2024
面對消費者需求轉弱、環球競爭激烈,電動汽車生產商Tesla(美︰TSLA)今年首季業績差過市場預期,更錄得2012年以來最大的收入跌幅。過往不少投資者或者用家,憧憬Tesla嶄新想法,然而目前回歸基本面,究竟「神話不再」? 抑或仍具賣點? 大家不妨留意以下六大因素,再作投資部署。

1今年首季純利倒退五成
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Tesla的總收入213億美元,按年下跌8.7%,其中佔比最大的電動車收入按年減少12.8%至164.6億美元。季度純利11.29億美元,按年倒退55%,經調整EBITDA跌21%至33.8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為0.45美元。受累需求放緩,Tesla季度交付量下跌近9%,是近4年來首次下跌,連同汽車平均單價減少,滙兌影響為2億美元,導致季度純利下跌。

除了因為汽車減價外,因為投放AI的支出增加,以及其他研發項目,加上生產Cybertruck的成本,導致營業利潤下跌。整體毛利率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19.3%,下跌1.99個百分點至17.4%。

2全球電動汽車價格戰白熱化
為了面對電動汽車競爭激烈,Tesla已進行多次的下調價格降價。Tesla今年4月將其在中國的汽車價格降低近2,000美元;目前,Model 3在內地的起價約為32,000美元。
內地電動汽車生產商在成本上具優勢,而比亞迪(1211)為例,近年的毛利率不跌反升,2023年的毛利率按年增加3.2個百分點至20.2%。然而,Tesla 2023年度的毛利率為18.2%,較2022年度的25.6%收窄7.4個百分點。大部份內地電動汽車生產商更加手持淨現金,這意味較具降價空間,相信全球電動汽車價格戰仍將繼續。

3平價車型銷量成關鍵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早前表示,Tesla正在加速推出更平價的車型,預告推出時間由2025年下半年,提早至明年初或今年底,惟未有詳細說明定價。
Tesla在上海的廠房,成為集團最具生產力和成本效益的工廠,使其能夠降低汽車價格,特別是兩款入門型號Model 3和Model Y銷量,將成為集團業績未來成敗關鍵。

4澳洲市場滯銷 出現「特斯拉墳場」
內地政府由2009年開始,致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內地自主汽車品牌供補貼和稅務優惠。與此同時,全球各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汽車工業順理成章轉向新能源。內地電動汽車製造商加快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以澳洲市場為例,雖然Tesla擁有澳洲逾半的市場份額,但比亞迪亦逐步進佔當地市場。Tesla今年4月份的銷量按年大幅下跌4成,主要由於澳洲缺乏足夠的充電基礎設施,連同更多中國汽車新勢力引進當地市場,令民眾對價格敏感度越來越高。Tesla過往通常採取預售進口,但現時有數千輛Tesla被閒置在墨爾本港(Port of Melbourne),等待買家,成為當地人口中的「特斯拉墳場」(Tesla graveyard)。

5美國對華關稅措施是好是壞?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宣布對於中國電動車關稅徵收的關稅,由25%提高至100%,勢必擋住低成本來競爭的中國出口汽車進佔美國市場。同時,今年美國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零部件的關稅,將從7.5%提升至25%,藉以讓電動車電池生產鏈回到美國。

對於Tesla佔據美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5成份額,減少內地企業的競爭,可能會幫助Tesla穩住在當地市場的利潤率。不過,電動汽車生產成本之中,電池為最大的成本,約佔到三分之一。目前,中國公司在全球電動車電池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有超過6成,當中頭兩位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受措施影響力所增加的成本,Tesla可能難以轉嫁予買家。

6股價今年至今累計跌3成
Tesla在3年前扭虧為盈,股價屢創新高,市場憧憬電動車可望成為主流。Tesla在2021年11月股價高見407.36美元,市值高達1.2萬億美元。期後,面對需求疲弱、同業競爭、馬斯克拋售Tesla股票等不同的利淡因素,導致股價反覆受壓。
近期,納斯達克指數創收市新高,今年以來累計升15%,而同期Tesla股價累計跌3成,跑輸大市。Tesla近期在175美元水平上落,反彈阻力204美元,不跌穿155美元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