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能否重上百元「紅底股」?有四大因素要留意

- 07 Mar 2025
滙豐控股(5)去年股價表現亮麗,今年以來升勢依然強勁。滙控上月公佈2024年年度業績後,股價繼續造好,近日更突破90元關口。滙控能否承勢重上100元「紅底股」? 可以留意以下四大因素。

1去年度業績優於預期
截至2024年12月底止年度,滙控收入保持平穩,為659億美元,列帳稅前利潤按年上升6%至323億美元;市場預期2024年滙控全年除稅前利潤316.8億美元。去年度,滙控的淨利息收益(Net Interest Income,NII)按年下跌9%至327億美元,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NIM)由2023年度的1.66%,下降跌10個基點至1.56%。去年度,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4.9%,按年上升0.1個百分點。

單計2024年第四季度,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按年增加13億美元至23億美元,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將持有的聯營公司交通銀行(3328)的投資相關的30億美元減值。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息收益按年下跌1%至82億美元;列賬基準預期信貸損失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億美元增加3億美元。

2管理層對前景指引強勁
集團表示現以於2025至2027年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到約15%為目標(不包括須予注意項目)。集團預期2025年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達420億美元。集團擬繼續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維持在14%至14.5%的中期目標範圍,2025年的股息派付比率目標基準維持在50%,當中不包括重大須予注意項目及相關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推出的關稅政策,市場預期將推高美國通脹,令美國減息的幅度和步伐將減慢,變相利好滙控的淨息差表現。不過,中美兩國博弈持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或影響滙控的經營環境。

3架構重組 減省員工開支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在去年9月初上任,10月宣布採取措施簡化集團架構,自2025年1月1日起開始,透過香港、英國、企業及機構理財,以及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四大業務營運。截至2024年年底,滙控的全職員工人數為211,304,較2023年底減少9,557名員工,亦較2024年9月底減少3,876名員工。滙豐指,去年人手減少主要由於集團出售加拿大、法國和阿根廷業務。
集團目標是在2025年減少約3億美元成本,並致力於2026年底前把年化成本基礎減少15億美元。不過,大家亦要留意,為達致上述成果,集團計劃於2025和2026年承擔18億美元遣散和其他預付成本。

4回購+股息 支持股價
繼集團去年宣佈三輪合共9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之後,集團宣佈將進一步回購20億美元股份,並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業績公布前完成。另外,董事會已通過派發第四次股息每股0.36美元(3月6日除淨),2024年每股合共派息0.87美元,當中已計及特別股息每股0.21美元。現價計,股息率為7.5厘。

滙控近日股價重上90元水平,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升幅2成,計及2024年的升勢,累計逾1.6倍。走勢上,STC%K線續走高於%D線,MACD維持牛差距,已持貨者的投資者可續持有,而未持有者建議吼位吸納,可考慮86元以下分階段吸納,屆時相當於2025年預測息率約6厘水平,相信中線目標100元指日可待。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經理黃智慧
trurywong@kingston.com.hk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評論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投資者須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風險披露聲明及相關文件。)